名言看网 > 名言 > 励志 > 大学生励志名言 > 大学意味着什么?

大学意味着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29 23:34:09

大学对于大多数上过大学的人来说,都有很深的意味,因为在他们一生中,大学虽然只占去四五年时间,但这四五年的经验将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可惜的是,一般在校 的大学生。都忙于应付各种功课、社团活动,乃至考虑恋爱、毕业后的工作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大学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反而疏忽了。我 确信,大学后的经验,对大学生们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对大学的真正认识,也常常是毕业一段时期以后的事。

大学意味着什么?

一、大学不意味着什么

回答这一问题,比回答大学意味着什么要容易些,所以我们不妨从这里开始。我们带着各种期望、目的甚至梦想来到大学,有些注定是要幻灭、破产的,有 些则得到了满足,但在这满足的过程中,又带来了无尽的失望、空虚和遗憾。

中国的老话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影响所及,一些人以财色为目的而上大学,这帮人终究会失望。因为大学毕业后的收入,恐怕不会比一般人高,而大学中的女生,远比饭店的服务员要少些姿色。不过,这些人层次太低,不值得我们多费笔墨。

另一个普遍的想法,是认为大学能够使我们学到谋生的真本事,学到对社会有用的技能。这话不算错,但严格他说还是一种误解。大学是能传授给我们许多知识、技 能,但这不是大学教育的全部目标,甚至不是其主要目标。许多毕业生都心里明白:大部分同学在学校中学到的大部分技能,到了社会上都被束之高阁,专业对口、 学有所用者,严格说还到不了一半人。有许多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生产实践脱节等等,其实,这又岂是中国的问题。有人统计 过,美国绝大部分大学生,最后也都是学非所用。于是有人干脆称美国的大学教育为浪费教育,相形之下,中国的情况似乎要好多

这样讲并不 意味着别人有更严重的问题。我们想强调的是现代社会的本质决定了所学非所用现象的大量涌现,借用玛格丽特米德的理论,我们正处于后喻文化的时代,其 特证在于:由于社会发展过于迅猛,前人的经验迅速过时、作废,长辈原来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教育后辈,但现在,由于后辈不可能重复长辈的生活,甚至可能面临 一个与长辈完不同的生存环境,长辈的经验靠不住了,教训没人听了,代沟也就出现了。在教育上同样如此,当我们入学时,社会需要一百个锅炉专家,于是 有一百个同学去学锅炉,而且主要是学怎样使锅炉中的煤能够充分燃烧,可是四五年后毕业时,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用不着那么多锅炉了,或者炉子里已不烧煤改烧油 或什么新一代的燃料了,那么这一百人也只有弃其所学、各奔前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学校、工厂都没有责任,因为如今已无人能精确地预测未来。

当然也有些幸运儿,不仅学有所长,而且学有所用,但他们却会产生一种极度的无聊感,觉得什么都没意思,都那么回事儿,这种情况在理工科高年级学生乃至研 究生中特别普遍。他们学到了知识,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大学满足了他们在最初时对自己的期望,但一旦达到了这一期望,却感到生活中若有所失。

所有这些说起来玄而又玄,实际上又切切实实存在的问题,依我看,主要是来源于人们对大学的误解。

二、大学:心灵的故乡

我用心灵的故乡来描写我的母校北大,这肯定不代表所有北大校友们的感受。但我发现,有一些我素不相识的人也用同样的词汇来形容他们各自的母校。

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能给你提供一种精神资源,这种资源能够帮 助你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你的人格和才智,而不被坏境 所奴役。大学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这一资源的过程。

十 九世纪有位叫约翰享利的教育家(亦是位红衣主教)曾这样说过:如果有两种大学,一种只是对修满许多课程并考试及格者授予学位,而另一种既无教 授也无考 试,只是把一定人数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过二三年,之后把他们送出 学校,那我肯定选择后者。因为当一大群年轻人,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 胸开阔、富于同情 心、善于观察等特点来到一起,自由密切交往时,即使没 有人教育他们,他们也必定能相互学习;所有人的谈话,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 系列的讲课,他们自己逐日 学得新的概念和观点,崭新的思想以及判断事物与 决定行动的各种不同的原则。也许,这话说得不够周全,因为许多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老师的传 授,还需要实验、实习等一系列严格的训练程序。但是,约翰享利所提出的自由讨论的方式,却适合于大学教育的最主要最本质的内容,即培养上面所提到的那种精神资源。

对人生意义的反省、各种行为原则的确立、对社会上种种是非的价值判断、为 应付意外挫折所需的品性和勇气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构成我们精神资源的重要 部分。放弃了这些,等于放弃了更为丰富的人生。

回想当年的大学生活,最可珍重的还是与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观点的同学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人生的意义,到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乃至恋爱和足球,乎没有什么题目不可以进入我们的话题。讨论会引起冲突,引起困惑,于是大家又奔向图书馆,寻找各种相关的书籍,引用书中的观点,于是,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物也 进入了我们的讨论,死去的人也开始在活人的争论中发讠应该说,主要是这些几乎每天都进行着的讨论在刺激着我心智的发展,影响着我人生观的形成,并使我获得了努力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的精神资源。

毕业七八年后再回到校园,我感到空气里都荡漾着一股浪漫的气息,心中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我很切实地感受到,我的大学就是我心灵的故乡。

三、大学:开放还是封闭

这 几年,要求大学面向社会、走向社会,甚至主张不要大学的围墙的呼声可谓甚高,学生们开始走出校门,搞社会实践、勤工俭学、联系毕业后的工作,甚至办公司, 做买卖等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总的说来,人们异曰同声强调的是一点:学生应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学生不能大学生腔了,否则将一事无成。这些道理,乍 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仔细分析起来,似是而非的东西就很多了。

所谓学生腔,不过是指学生那种天真的理想主义,但一个社会若连这点天 真 这点理想都没有,这个社会还会有活力吗?再者,现在大学拼命鼓励学生走 出校门,据说这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但是,一个学生毕业后至少要在 社会上泡四 五十年,有的是认识社会的机会,而他们一生在大学里的时间,最多不过四、五年,汉是前者的十分之一!从这绝无仅有的四、五年里再抽出许多时间到社会上去, 是否明智呢?

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学府,都设在接近城市又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虽然城市的扩大已越来越缩短乃至取消了这种距离,但 是我们还是能够从中体会到人们当初创建这些校的用心。好的大学无不关注生活,这便是为什么它们都要设在城市边上;但是,好的大学还试图超越生活、反省生 活、批判生活,于是便需要和生活保持距离。任何社会都是不美的、有残缺的,因此,任何绝对理想主义的东西在社会上都不免要碰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与社 会保持适当距离的智力群体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大学生 )这种距离,可以使人们的理想主义得到充分的展开、升华,而不受现实中丑恶因素的侵扰;同时,也 可以使 人们因为不具体地卷人社会生活而能够像个局外人一样更冷静、客观地 观查、分析社会。所以,一个大学不妨带有点乌托邦的色彩,也不妨相对封闭 一些。每个好的 大学,都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信条、自己的文化。

也许还有人说,主张办封闭的大学是搞象牙之塔,但是请注意,我们并不是主张大学钻进去永远不出来,我们只不过是希望学生们能有一段不算长的时间来 专心磨练自己的心智因为在这种虽然有些封闭但充满了思想交锋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学会思考、学会 沉静、学会反省、学会冷静地分析。而这些,正是他们能够贡献于社会的基本素质。

四、教育,是一种无保留的对话

在我们的社会中,上过大学,便算是受了高等教育,然而,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有许多许多几乎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在大学接受的,只是训练。人们之所以意识不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混淆了教育与训练的不同。

训 练是什么?训练是使人得以学会一种或几种以前不会的技能的过程。就像学骑自行车的过程一样。教育不同于训练之处在于:教育可以使人的心智得到更 新。在教育 中,你不仅仅要学会几样别人已掌握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现自 己,改造自己。甚至可以说,教育是一种使你的人格死而复生的过程。

雅斯贝尔 斯把人类的教育分为三类:一类是师徒制,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讠行,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老师反对什么,学生也一定要反对什么,等等;第二类是课程制,教育者把对学生的要求具体化为各种课程,当学生学完一定的课程并通过了考试后,便万事大吉;第三类是苏格拉底的方式,即通过 一系列的提问、对话,对你 的各种既有观念提出质疑,为了回答这些质疑,你 不得不进行更进一步的反省,为你的观念寻求进一步的根据,当你有幸找到了 根据以后,又会有新的质疑,于是你 又得为你的根据寻找根据在这样一个 无穷无尽的过程中,你的心智被充分调动起来,渐渐地懂得了如何从事物的表 面进入它的核心,区分真理与谬误雅斯贝 尔斯认为,前两种方式,实质上 都是基于人类天性中的弱点,即人们由于懒惰和缺乏信心,尽量回避在心智上 进行艰苦而孤独的努力,而企图依靠老师或课程来一劳 永逸地解决一切问题。只有第三种方式才符合求知的本性。用我们的话来说,第一种方式是奴役,第二种方式是训练,第三种方式才是教育。

作为教育的对话,只有在以探求真理、发现谬误为目的,对话的参与者能够免 除各种世俗的利害和俗念的牵挂,以纯净的心灵投入其中时,才有可能发生。 在这个意义 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更像个沉思之中的哲 学家,而不是技能熟练的技师。因为他们在对话中,不仅关心某一特定的学 科,而且还能够对那些 支配我们行为的准则提出疑问,对我们思想观念得以形 成的基础进行检验,对隐藏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背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对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反省 显而易见,构成这样的对话的条件,大学最容易具备。

现在,也许我已不必回答大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了。严格他说,她对每一个人 都有不同的意 味,这要看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投入其中。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只想对比我年轻的一代这样说:怀着一种虔敬、诚恳、热情而敏锐的心 灵走进这圣洁的殿堂, 全神贯注地追寻你的理想,不要顾及世俗的种种利害, 更不要惧怕有朝一日这理想将被现实撞得粉碎。因为,当你的灵魂成长得足够 强壮时,面对现实,你将感到更有力量。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